第十章:波澜起(第2/4页)
了礼部侍郎,后先皇厌恶其品行,准备将其罢黜。但这厮借助王家的势力,抢先辞官,还说朝廷浑噩,他忧天下苍生百姓苦难,辞官回家教书,为世人开智慧,为国家培养人才。这厮回到金陵城,开创书院,后来凭借王家权势,现在是金陵国子监的祭酒!”
“第二人是谢家的谢赵英,此人也是先皇旧臣,曾是翰林学士,后来做到领中书门下平章事,而且此人情商高,再加上谢家支撑,一路坐到位极人臣,后来因为病重才回到金陵城修养。虽然退了下来,但影响还在。”
“最后一人是李北姚,是皇长孙的舅舅,现在是负责旧皇都守备的副统领。作为皇长孙的舅舅,得知自己的外甥被囚禁,他自然焦急,现在就是以他为主导,正在四方联络,准备上书!”
恭亲王道:“这三个都不是什么好人,尤其是王北山,仗着祭酒身份,让金陵城国子监的学生生事。而国子监的学生都是官宦出身,比太学的学生出身好,一个一个也是肆无忌惮。太祖曾下令刑不上士大夫,对待王北山那样的人,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上官婉儿更是直接爆料:“王北山根本就是人面畜生,我的人暗中调查发现,此人收受贿赂,玷.污良家妇女,结党营私,其罪当诛!可惜王家势大,现在对他动手还不值得。”
现今王家家主是王北山的亲哥哥。
就在三人交谈时,下人匆匆来报,说国子监的学生在王北山的带领下,竟然前往皇家太庙,准备焚香告祭各位大齐先皇之英魂。
蔡知府怒道:“这厮绝对是故意的,唯恐天下不乱。太庙的守卫是公孙战将军,此人是将才,但为人过于刚正不阿,所以仕途不顺,被调到太庙看守。如果这群儒生在太庙里生事,按照规定,公孙战肯定大开杀戒,他才不顾其他的呢!”
恭亲王点了点头,道:“没错!王北山打定主意去太庙,就是为了将事情闹大,让囚禁传闻从假的上升成真的。王谢两家是反对女皇登基的领头世家,他们不知道会有多少坏心思,当务之急,还是解决事情才是!你们有什么意见?”
上官婉儿沉吟片刻,道:“既然他们是有意生事,现在就算出面解释也没用,除非皇长孙亲自到这里。眼下只能靠知府大人和王爷了。凭借两位的权威,应该能暂且压下来!”
蔡知府点了点头,随即又叹道:“王爷和我去一趟是没问题的,我现在担心的是对方恶意生事,接下来还会有更猛烈的动作。”
上官婉儿也紧皱眉头。
恭亲王站起身来:“先把眼前的事摆平吧,以后只能见招拆招!”
说罢,恭亲王和蔡知府赶忙太庙。
屋内只剩下上官婉儿和张宇。她揉着眉宇,突然问向张宇:“对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张宇不假思索:“既然无法解释清楚,那是转移话题!敌人的意图就是为了引起民愤,民愤生,则天下乱。百姓是质朴,但也无知。天下一乱,女皇陛下好不容易稳定的局势也就荡然无存了。那些虎视眈眈的世家大族又该兴风作浪了!”
“转移话题?怎么转移?现在又有什么大消息能来掩盖这件事?”上官婉儿问道。
张宇笑了,笑的很神秘:“正经的话题一个没有,歪门邪道数不胜数。”
“哦?赶紧说来听听!”上官婉儿来了兴趣,连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