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七章宗南战记·前记 上(第1/3页)

    华历一千九百三十年。

    天方半岛东面有一座岛,原本是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商贸中心,但在华历一千七百三十三年,芳国商人看重此岛的优越位置,于是赶走腓尼基人,占领此岛,并取名为巴林,至今已有二百多年。

    芳国人在巴林岛只有麦港(麦纳麦)一座城,和十几个小型村庄,有四万人左右。村庄种植大麦,椰枣,水果,蔬菜,还引入牛羊养殖,靠海的村庄则捕鱼,采珍珠。

    村民用鱼类和农产品供应城中的居民,以换取农具,盐等生活必须品。城中也有手工业作坊与市集。

    但更重要的是麦港的港区,每年有近三千艘芳国商船往返停靠此处,使麦港遂渐富裕与兴盛。

    芳国基本政治与经济制度是封建领主制,全国土地被大大小小的世袭领主划分占有,但商品经济也发达。

    各领主从领地中不仅开发出农产品供应领地中所有人,还种植采集香料,蔗糖,还有矿产,到后来还发展出手工业,这些东西芳国本身消化不了,就得外销,于是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商贸规模的扩大又倒逼芳国开采更多香料,蔗糖,但封建领主的基本政治经济形式不变。

    芳国人在往外近几百年的开拓中,作为芳囯的君主——芳伯逐渐失势,土地不管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不再是国家也就是芳伯所有,而是下分到各封建领主这一层,各大夫在占有土地的前提下,其本身即是大地主又是大商人,而领地上的平民是没有土地所有权的。

    地方治权也在各大夫手中,但芳国还是以一个政治实体存在,如同一个联邦。中央治权在国府这一政治机构中体现,国府由五十六位上大夫组成,并推选出一位执政卿。

    芳国分为五十六府,每府有多个领主,但只有一位上大夫。执政卿在上大夫中产生,任期不定,多是一任到死。

    执政卿平时通过国府治理芳国,协调各方利益,虽然极难干涉到地方治权,但还是受到各大夫尊重。

    国府的主要权力与责任是征税,征兵,修建统一道路,以统一国家的形式对他国外交,甚至战争。

    国府能从各大夫手中依法征税,并征兵或对抗曼国,或征服土著人。还建立了归国府直辖的城市,数量在二十座左右,多为商贸中转港口。

    由于地方治权在各大夫手中,芳国公职人员极少,不到三百人。其中只有十个人是芳国人,里面有一位是执政卿,其余九人是辅佐执政卿的传令员,征税员,护卫官,法官,书记员等。

    其余二百多人则是外邦人,如宗华,甸人,印人,甚至周人。多是负责管理国府直辖城市。

    比如麦港不是某位大夫建的,而是国府建立的,就不属于任何一位大夫,也不被任何人世袭,而是由国府委派,现在是一位震旦迈国人在管理。

    这种官职叫某城尹或某城守,某城令。城尹多是重要港口,平时多负责民事管理,而城守却是克拉长城北部的几座芳国重要军事重镇的长官,负责抵御曼国人的进攻,城令则是负责归国府直辖的岛内关键城市。

    此时正值七月,巴林岛上一片热气蒸腾,村庄里的芳人躲在木头建造的房中纳凉,窗大门大以透风,天方半岛的沙被一吹来,就得放下草席。村庄外边围着大片椰枣树,不仅防沙,还能结果,养的山羊也躲在树下。

    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