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章 宁死不改志(第1/3页)

    都说打铁是硬汉的事业,话说的果然没错。

    王浩在段师傅的引导下,抡起了锻铁步骤中较为简单的抡大锤。

    这大锤子十几斤重,以王浩的力量,抡几下也不算费力;但时间一长可就有些吃力了,这不单单是对身体机能的考验,还要配合铁匠老师傅的指挥捶打,不能盲目;更让人难受的是这屋子里的温度,又热又闷,加上这高强度的运动。

    只捶打了三四十下,王浩已经感到双臂有些酸麻了,腰部也觉得有些压迫。

    他放下铁锤,活动了一下,伸展了下筋骨,暗暗想着。

    “这正是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方知难。这不单单是力气的问题,呵呵!虽然锻炼了一身好看的肌肉,但对干这种苦力活,确实不适应;若是练泰拳那类刚烈的硬功夫的人,干这种苦力活应该也不难;但像我这样,只是撸铁健身,练过一段时间综合格斗;没有经常干重活经历的人,短时间自然没问题,时间稍长了可就有些吃不消了。”

    王浩在后世时,也见过一些老一辈的人,干农活能抗肩三四百斤不吃力;到了父辈,较差些;再到了王浩这一辈,就只能不可思议的仰望前辈了。

    不过不是基因传承出岔子了;毕竟情况不同,新生代一般人体力劳动远不如过去,过去那个年代,底层百姓想要保障一年到头温饱没问题,必须拼命,而且还未必就能成功!因此也要更加拼命!

    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营养丰富的后世,虽然吃的好了,也有了更科学的锻炼方法;但除了那些有营养又有合理且艰苦训练的运动健将,能打破前人纪录;一般人的身体素质却已大不如前了。

    虽然人的潜力极大,但许多超出常人的事,也都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逼出来的。

    不论是干活、健身、武功,都是需要日复一日的苦练,才能到那个高度;人都是练出来的,即便有些人先天强壮,但不经训练,每日慵懒度日,终有一日也会变得平庸。

    即便是那些经常干活的,若长时间不去干这种苦力活,再次上手,也会大不如当年;何况王浩这种没有长时间干重活经历的人。

    “呼!真是磨练人啊!正好锻炼意志,这汉末可不是随便就能享福的,多少得苦战几年才成。”

    王浩燃起斗志,虽然觉得辛苦,但并不准备放弃,一番抡捶,他已挥汗如注。

    这时一名铁匠开始给大烘炉加火,那拉风箱的人也开始煽风点火。

    一时间屋内温度骤升,王浩还没再次抡捶就已满身汗水。

    铁匠屋门,也是在这时候大开。

    一看到开门了,王浩这才意识到:“我靠!这才是刚开始啊!今天可不好过。”

    ……

    一上午的艰苦奋斗,临近中午时,王浩已经累得几乎虚脱,汗水已经遍布全身,走动一步都觉得湿漉漉的浑身难受,尤其是敏感部位。

    “呼!这种重体力活不经常做的人第一次上手是真要命。”王浩放下铁锤,一屁股门槛上,抄出背包里的军用水壶,不管怎样,先喘口气,补充体力。

    这时候的人们,基本是早晚日食两餐,正中午这个时候,一般是不吃饭的。

    王浩可不习惯,虽说上午和几名铁匠一并吃过了,但对已经习惯后世生活的他来说,不过是一顿早餐罢了,中午不吃点东西可难受。

    并且,经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