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六十一、马家思想(第1/2页)

    刘彻脸上阴晴不定,盯着马括看了一阵。

    想发火,却找不到由头。

    沉默了一会,刘彻先打破了沉默。

    “你到底是持哪家思想?”

    马括道:“董仲舒的思想,乃是儒家思想,却不是孔孟之时的儒家思想。

    相比起孔孟的思想,董仲舒更加地务实。后世的治国思想,便是在董公的思想之上再发展。

    而臣的思想,比董仲舒更加的务实。

    臣的思想,叫马家思想!”

    刘彻笑了笑,道:“难道你想当‘马子’吗?还马家思想!”

    马括苦笑一声:这都什么话,自己成了马子了……

    马括道:“此子也姓马,却不是臣所著。在后世,马家思想确实是最实用的思想。”

    马克思虽然不姓马,也没法跟刘彻解释。

    姑且就把马克思思想当作马家思想吧。

    刘彻没有深究,问道:“你打算怎样提高民力?”

    马括道:“想要提高民力,一在工具,一在制度。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又互相牵制。”

    慢慢想了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马括开始侃侃而谈。

    后世的思想是先进,肯定比这个时候的先进。

    但是,怎样把后世的思想解释给刘彻听,并且改造得可以适应这个时代,就是个难题了。

    马括来不及细细琢磨,边想边说。

    “农田产量,乃是国力之根本。想要提高农田产量,策略有三。”

    “一曰种子,二曰田力,三曰人力。”

    “种子不同,产量便不同。同样产量之下,也有的种子不招虫,有的种子招虫。如果天下之人都用优选之种,则单论一田产量提升不多,全国来看,增产甚为可观。”

    刘彻点了点头,道:“如果可以免去旱灾虫灾的危害,增产确实不少。”

    马括道:“田有贫富,富田的田力高,贫田的田力低。臣知有法可使贫田变富,富田可连年耕种。温暖之地,甚至可以一年种两季庄稼,甚至三季。”

    刘彻戏谑地一笑,问道:“你会造吗?”

    马括尴尬地笑了笑,道:“简单的会造。复杂的也会造,却需要准备工作太多,一时半会还鼓捣不出来。”

    上次和刘彻单独见面,马括说了许多新鲜玩意,却一个都不会造。

    这次说了这么多,就算不会造,也得硬着头皮说会。

    “那第三呢?”

    马括道:“人力有限,并不能提高太多,却可以提高人力的效率。

    臣之曲辕犁,想必陛下已经知道效果。如果臣能制造十样八样的,如曲辕犁一般的器物,提高民力五六倍,那么我大汉国力至少能再增长五六倍。

    到那时……”

    刘彻打断道:“到那时,朕就朝东西南北开疆拓土,把朕的疆域打到天边去!”

    “呼……总算是过关了。”马括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你所提三条,何时可实现?”

    吹完了牛逼,得来点实际的了。

    马括道:“许多想法,臣只知道个大概,还需要摸索试验。如果不出意外,臣能保证一年一个样,效果不输曲辕犁!”

    如果潜心搞研发,马括觉得一个月搞出一个小发明都没问题。

    说了一年一个大变化,也是给自己预留了退路。

    “说吧,你想要什么?”

    马括道:“臣已经有了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