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北上!北上!(第1/2页)
其实河南的部分地区从去年就开始遭遇旱灾。时任河南省政府头把交椅的李培基并没有第一时间把河南遇到的困难上报重庆的蒋光头政府。由于他的渎职无作为,给国民政府高层造成了错误的判断,所以李培基对于河南大饥荒负有很大的责任。至于汤恩伯的几十万军队,吃粮不管事,打鬼子指不上他们,祸害老百姓倒成了他们的乐子(例如光天化日之下绑票让民众赎回这类的事情)那也是促成灾祸的根源之一。
据覃家昌回来说,现在河南那边已经有了饥荒的苗头。高进知道,大规模因饥荒造成的流民逃难是在一九四二年的六七月份。所以他在给太岳军区老王还有调到八路军总部的老陈分别写信,鉴于山西目前的良好形势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当然,还是要避开后宫乡、安泽县、大坡底、襄汾以北等那些曾经使用过毒气弹的场所。
同时建议太岳军区的部分部队南调到河南,既然汤恩伯不打鬼子,那就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你不打我们来打。过去之后把他汤恩伯跟鬼子维持的平衡打破,或者八路军自己主动出击,或者把鬼子引到汤恩伯的防区,总之就是想尽办法让汤恩伯的几十万军队调动起来,以此既可以牵扯豫东、豫北和豫南的鬼子,又可以为华北八路军牵制一下冈村宁次的注意力。
报告中同时建议建立两条生命通道。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利用豫西的地下党组织,在平陆茅津渡和胡厚华防守的高家庙两地为河南难民建立两条渡河北上的通道。现在山西民众因为参军数量过多导致耕作力量减少的问题已经显现,正好河南逃荒的民众可以过来解决这一个棘手的矛盾,可谓一举多得。
上个时空高进的记忆里太岳军区实际收留难民二十余万,太行军区收留四五万。相对于河南逃荒民众四百多万,死亡一百五十余万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可现在不同了,太岳军区一下子多出了二三十个县城以及周边广大的农村地域,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可以让老王拍着胸脯子再加五倍的担子,更不要说下一阶段高进的特战集群师还要收复更大面积的山西失地呢。
高进相信老王还有老陈会慎重对待自己的这份报告,批准通过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大。还是那个原则,能多杀一个鬼子就多杀一个鬼子,能多救一个中国人就多救一个中国人。他有理由相信,构建好两条生命通道之后,配合山西和陕西东部良好的生存环境,过来个一两百万河南民众还是不成问题的。再说现在顶多也就一两万人,就当是提前演习了嘛。
引导河南民众北上是为了存活,再拔高一下层次那就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高进北上是为了收拾鬼子,收拾鬼子也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这两者虽然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
昨晚高进已经让钟文把‘酒井直次’前往太原的行军队列发给了桥本群和花谷正。第一趟军列是张宇飞的装甲战车营,他们将作为‘酒井直次’的护卫装甲大队打前站;高进和李克南等人以及佘振东的特战独立营居中出发,作为未来日军第一军的新主人,李克南能够享受到集群师现在最精锐力量无微不至的关怀;王源发的特战第一旅将扮作熊木旅团押后出发,同时还有张亚东的特战装甲团大部队。
早七点半,张宇飞的装甲战车营从临汾车站出发北去;半个小时后,高进和特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