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章 东兴口(第1/2页)

    东兴口

    “流民”聚集的地方是县衙门前的一块空地。一帮衣着褴褛,面黄肌瘦的人,在地上或坐或躺,挤得满满当当,只给县衙正前方留了一条三四尺的小通道。

    田新如临大敌,让侍卫把这四个孩子围得严严实实,仿佛眼前的流民不是正常的人类,而是会暴起伤人的野兽。

    林延泽的视线被挡住,他有些不满,扒拉开两个侍卫就要往流民扎堆的地方走。

    “公子…”

    田新阻止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林延泽一个严厉的眼神制止。他无奈,只好紧紧地跟在林延泽身后。

    穿着丝绸袍子的小公子和高大魁梧的侍卫,在这里显得格外扎眼,流民们的目光聚集过来,大多带着戒备,甚至是敌意。

    这和林延泽以为的流民不一样。在奏报里看到,大臣嘴里听到的流民,见到达官贵人时会没皮没脸地冲过来,抱着别人的腿,喊上几句“大人行行好吧”。而眼前的这些人,反而有些瑟缩,警惕地护着自己胸口的位置。

    “钱进来的案子结了!赔给他三百两雪花银啊!那个凶徒,还被判了流放!”一个撅着屁股靠在县衙门框上的汉子突然扭过身来,对着人群兴奋地喊到。

    人群起了波澜,人们脸上的戒备淡了,透出喜悦来。那灰扑扑的脸上,也像是亮了几分。

    “钱进来告了三年,终于结了。我的案子,也有希望了。”

    “青天大老爷啊!我听说,钱进来今天是碰上了大理寺的大人,那大人听说了他的事情,气得当场拍大腿,说一定帮他申冤呢。”

    “不对不对,不是大理寺,我听说啊,是刑部的大人。”

    “什么刑部,明明是都察院,是个御史大人呢。”

    …

    流民们讨论开了,林延泽大概听出,是一个叫钱进来的人碰到了冤案,天天来鸣冤,终于等到了一个不知是大理寺还是刑部还是都察院的官员,听见了他的鸣冤,便给县令施压,加速审结了此案。

    听起来,是件大好事。可看着眼前这些充满了希冀的人,林延泽总觉得哪里不对。

    “这位老人家,你们都是在这里鸣冤的吗?”林延泽走上前,就近问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

    老人刚刚听到一个好消息,到不像刚刚那样满心戒备了。上下打量了几眼林延泽,觉得这么干净漂亮的小公子应该背景不凡,可能是个贵人,就向他歪歪斜斜地行了拱手礼,才回答道:“我们这些人都是来鸣冤的。我们的冤情干系太大,这里的县令不敢管,我们也不指望他管。但在这里,三五不时地总能遇到些县令也怕的人,要是那些大人听进去了我们的冤情,那我们的事情就算了了。”

    林延泽越发觉得蹊跷。京畿县的县令是正六品,比地方县令高了两级,就是为了防京城的案子干系大。可这里还是聚集了这么多号称有冤情的人。而且,能稳稳压住京畿县令的官员,至少五品,听老人的意思,五品以上官员出现在这里的概率却不低。

    “老人家,那个钱进来,是什么冤情?”林延泽神色不变,继续问道。

    老人家很了解似的,道:“他呀,是卖豆腐的。想挑到三行街上去卖,却被一个骑奔马的凶徒撞翻了担子,他气不过想和那凶徒理论,却反被打了个半死。那凶徒家里有侯府的关系呢!钱进来既不敢来硬的,又实在咽不下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