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61章 意外之喜(第1/2页)

    杨三潭的话,让程竹无言以对。

    在社会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你的第一份工作,会影响你的一生。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时间和精力是极其有限的。

    改换一个行业,便意味着以前积累的人脉、经验和能力,都要重新开始。

    很少有人能够承担得起这样的代价。

    为什么有些人在大学毕业后,会脱产考公、考研、考证

    因为这些人的前几十年,都是在学习和考试中度过的。

    在这几十年中,学习和考试是他们获得认可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他们对于学习和考试,有着极大的信心和经验。

    而通过考公、考研,以及考证获得的受益,也比草草进入社会而大的多。

    经验如此,和环境亦是如此。

    左阳是个贫困县,又因为历史原因,左阳三姓在左阳县有着很高的威望。

    在这个地方,三姓的人在学习、工作、生意等方方面面会被人高看一等。

    而其他姓的人,不是不能出头,而是很难出头。

    而相对固化的环境,就会滋生出违法违纪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洁身自好,想要出淤泥而不染,想要清廉己身,并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上进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程竹毕业后,直接进入了市政办。

    又在两年后,遇到了曾鸿升。

    运气、机遇、环境,与杨三潭对比,那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而程竹的环境,若是再和苏曼卿比

    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所以,成长环境不一样,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态度也就不一样。

    杨三潭能在50左右的年纪,做到镇委书记,然后再沉淀沉淀,以资历和人脉,在退休前,成为县委常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的人,这样的和环境,能在退休前达到常委的标准。

    在小县城内,绝对属于非常聪明的人了。

    如果他的运气和机遇再好一点,往上走几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程竹有点明白杨三潭为什么会如此高调的来程家村了。

    因为杨三潭真正想要认识的人,并不是程竹。

    而是通过程竹,认识程竹背后的曾鸿升、刘青山,以及其他的政坛大佬。

    这对于他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

    即便是最后无功而返,也顶多是被人在背后嘲笑几句。

    可如果成功

    程竹笑道“杨书记这次来找我,是想和我合作还是想让我帮你引荐一下”

    卧槽

    和聪明人说话,果真是痛快啊

    每天面对着那群笨蛋,简直是快要郁闷死了。

    “程书记,引荐什么的,我从不敢想,也不敢去奢望。我这辈子能再进步一次,已经知足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若是能让我再进一步,那我就与你合作

    程竹笑了笑“杨书记,我这人年轻,说话喜欢直来直去,您不要介意”

    听到这话,杨三潭瞬间脸色一变。

    因为一般说这种话的人,接下来话,会非常的难听。

    “杨书记,您的经历我不感兴趣,您的抱负我也不想知道,我要说的是,你现在已经50多岁了,这次怕是你人生最后的几次机会,甚至”

    “是唯一的机会”

    听到“唯一”这两个字后,杨三潭脸色微变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