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盖棺定论(第1/5页)
69第128章 盖棺定论
6969和表叔窦婴通过气,刘荣便也没在荥阳多做停留。
6969停个一两天,还能说成是皇长子回京路上,在荥阳临时休整,顺便跟表叔打声招呼;
6969停的久了,可就要让刘荣,牵扯进窦婴即将要做的事里了。
6969从荥阳走的着急,回长安的路上,刘荣却是不紧不慢。
6969来到河东,走一走看一看;
6969到了河内,停一停转一转。
6969磨磨蹭蹭过了函谷,重新踏足关中大地,刘荣一行四百多号人,更是一路游山玩水,好似完全没有急于回朝复命的认知。
6969对外,刘荣自然是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没怎么出过长安为由,为自己一路磨蹭做出了解释。
6969我都在长安待了小半辈子了,好不容易有机会出长安,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6969于是,朝野内外,便也就此默认了皇长子玩性大发,舍不得太快回长安的想法。
6969但天子启却知道刘荣,这是特地在为自己留时间。
6969只是天子启并不知道的是刘荣不单是在给自己,留够应对母亲窦太后、弟弟刘武的时间;
6969与此同时,刘荣也在给函谷关外拥兵自重,逼宫请立太子的窦婴、周亚夫二人,留下足够的时间
6969
6969
6969
6969“今日朝议,诸卿重点商议商议,关于吴楚之乱平定之后的事。”
6969天子启新元三年,春正月。
6969端坐于未央宫温室殿上首的御榻之上,天子启如是一语,便将目光从殿内百官公卿身上扫过。
6969吴楚之乱,已经彻底平定。
6969今日朝议,与其说是商量一下收尾工作,倒不如说是一次总结汇报会议。
6969明面上,是朝堂有司向天子启,汇报一下吴楚之乱平定之后,关东各地目前的状况,以及各路反王的处置结果。
6969但实际上,这些事,不是天子启第一个收到消息,就直接是天子启下令去做的。
6969所以实际上,这场总结汇报,与其说是朝堂对天子启汇报,倒不如说是借着这个名义,来为整场吴楚七国之乱,给出一个官方的定性、定论。
6969固尔,即便是已经向天子启一次性上三封奏疏、请乞骸骨的老丞相申屠嘉,也还是出现在了这场朝议之上。
6969但总有细心的人发现申屠嘉虽然与会,也确实坐在了丞相专属的位置东席首座,可申屠嘉腰间那枚相印,却被摆在了天子启身前的御案之上。
6969再结合坊间,那些并不曾被刻意压下的流言蜚语,大部分人也都能得出结论今日这场朝议,大概率会是老丞相申屠嘉,所参加的最后一场朝议。
6969同时,也将是老丞相申屠嘉,最后一次向天子启请辞告老
6969“丞相故安侯臣申屠嘉,顿首顿首,昧死百拜。”
6969不出意外的,在天子启示意百官可以开始喷吴楚乱贼了后,率先站出来的,仍旧是身为百官之首的老丞相申屠嘉。
6969在天子启百感交集,更满带着不舍的目光注视下,申屠嘉颤巍巍站出身,对上首拱手一拜。
6969而后直起身,从怀中取出一卷足有手臂粗,摊开来足有五尺长的竹简,清了清嗓。
6969“吴楚之乱,看似是因吴王刘濞自广陵举兵而突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