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学校 Ⅰ(第5/5页)
,只从文化传承上来说,要想证明丽人源出汉人,让他们相信并且接受,或许对三韩地区的土著来讲,难了点,但只就北界地区而言,十分轻松。
姚好古道:“不止要证明丽人源出我汉人,并且,主公对其高丽的史书还需要加以篡改。组织精通史学之人,去除掉对我汉人不利的,加进去对我汉人有利的。
“比如:丽人信奉檀君,尊为开国之祖。云:唐尧即位五十年,有神人降太白山檀木下,……都平壤,号檀君。主公大可因势利导,称檀君本为唐尧之裔,究根追本,明其正源。如此名正言顺,汉丽一家。”
“哎呀,先生高见!”
上古的事情,虚无缥缈。檀君本来就是神话,谁知是真,谁又知是假?也许真有其人,但他与汉人究竟是否同种,一下子还真不好说。只要组织精通史书的人,找到一点半点的根据,他就是汉人之后裔。
邓舍心痒难耐,问道:“那么,好不好找到根据呢?”
姚好古不专门治史,对史学并不是很精通。他沉吟,道:“太白山,在我东北。殷商的始祖高辛氏,曾留少子厌越以居东北的西北、西南,史有明证。只要耐得下心思,去拣选史籍,钩稽史沉,臣以为,总能找到些依据的。”
高辛氏即为黄帝的曾孙,是为帝喾,上古的五帝之一。五帝里,帝喾之后,就是唐尧。
“甚好!此事交你来办。……除此之外呢?办学校之外呢?先生可还有良策?”
“无非分化二字。”
邓舍总算听到了他想听的,大笑,道:“先生之见,正与我同!”
“海东阶级分明,主公当礼重两班,不激起旧高丽文武的不满。拔擢中人,给行省高丽吏员们升迁的机会。抚恤庶民,让他们得到实惠。善待贱民,贱民有出众、立功者,可以放为庶民,在不引起丽人反对的情况下,渐渐扩大范围,以至允许公私奴婢放良,使他们感恩戴德。”
简单的说,敷衍两班,重要中人,爱护庶民,放贱为良。
这条分化之策,细细分析,其实邓舍早就在有意无意地施行了。
前西京留守李富春、副留守朴献忠等高官投降后,邓舍给其厚禄,礼敬有加,当之无愧的“礼重”二字。早些时日,他通传全省,宣布减赋,可不正为了抚恤庶民?今日,他又破格拔擢那两个高丽文吏,恰合了重要中人的意思。而善待贱民,有河光秀的例子在,不用多言。
“教育为里,分化为外,好,好!”邓舍连叫几声好。
姚好古道:“里外之间,还需要有中。”
“何为中?”
“扩大主公质子营的设置,无论汉、丽、女真,选百官子弟,入侍其中。”
邓舍的质子营,很久没有扩充过了。他点头,道:“待明日聚集文武,商议过后,就按此办理!”
两个人谈的投机,正说话间,邓舍听见咕噜一声,微一愕然,却是姚好古晚饭没吃,饿了。他嘿然一笑,邓舍叹道:“先生劳苦!”命侍卫置办饭食,送将上来。
等吃饭的空儿,姚好古想起一事,问道:“主公街上遇到的那汉子,配去了新军。不知他叫何名字?”
“郭从龙。”
河北到此,何止千里,千里从龙,端的好名字。姚好古怔了下,道:“‘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于卒伍’。主公的心意,希望那郭从龙可以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