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手包(第3/5页)
情没有。老板显然没懂我在问什么,我也就不好意思继续追问。
出来以后我电话联系了作者,我告诉他我想去他那里看看画。他欣然答应了。
也许画家或者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一个很偏僻的巷子里,我们找到了这个画家的住所,难以想象的是,他竟然把这个地方买下来,专门用来作画。
坐着跟他聊了一会,我开始迂回着进入主题,我告诉他,之前从画廊老板那里买过他的一幅画,然后我给他看了手机里的照片,我说我们很喜欢这幅画,也因此非常敬仰这个画家,想和他聊聊他创作这幅画的动机和灵感。
那个画家仔细看了我手机里的照片,脸上闪过一丝得意,却显得很失落,他慢慢的说,这是改变他命运的一幅画,当初画这幅画的时候,他曾是个落魄的画师,正因为这幅画卖了个好价钱,才使得他的生活渐渐好转,他说他还曾经希望赎回这幅画,
可却一直都找不到买家。当谈起这幅画的创作来源时,他请我们稍坐,走近书房,拿来一本发黄的旧书。书的封皮上,写着《淡淡的诗》,署名,林徽因。
林徽因,大家都知道,民国奇女子,曾使得徐志摩和梁思成疯狂迷恋,最终和梁思成终成眷属,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莫非这个画家是按照林徽因的原型来画的?画家翻开书,
从夹页里,拿出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上的女人,正是那幅画上的样子。画家说,这本书是在旧货市场买来的,但是由于可能之前的老板没留意到里边夹了长照片,所以就连同书一起卖给了他,当他回来看到照片的时候,立刻就被照片上的女人独特的气质吸引,画家说。
作画期间,他甚至觉得自己爱上了画上的女人,因为她神秘而深邃,微笑着,却感觉不到快乐。大概艺术家都喜欢这类有点矛盾的东西吧。我伸手结果照片,不得不赞叹画师的画工,当真是一模一样。翻过照片背后,有些发黄但还带着点蓝色墨汁的钢笔赫然写着。
王xx(化名),1949,北碚,作孚路。
从照片上来看,应当是这个女人当时在北碚的作孚路的某家相馆拍摄了这张照片,
因为背后的竹林是布景。前后把线索一串联,我初步能断定,富商家里的画中鬼,就是这个女人。
可是由于年代久远,要追查起来可能费时费力,但是这个事情始终需要一个妥善的解决,所以我们必须找到跟这个女人有关的一些线索,才能推断鬼魂的原因,因为没有作恶,我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把她打散。
当晚在成都一家好吃的“老妈蹄花”吃完晚饭,我和富商决定,说服画家,跟我们一起去寻找这个女人。画家生性很浪漫,当我们一提议,就兴奋的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离开成都回重庆,没有进城,直接开去了北碚。
在北碚打听到“作孚路”,现在想来早已比当年繁华不知多少倍,老物件几乎没留下多少,而通常打听这种事,还得上茶馆,找找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整整一个下午,走遍了那条路上大大小小的茶馆,还是没有什么消息,重庆人有个习惯,也许一辈子都在外闯荡,老了以后,总是喜欢回到故乡,之所以要问那些老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
当晚无果,只得在北碚歇了。
第二天一大早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