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挖墙脚(第2/3页)
的书读吗?
张家沟如今这么的热闹,繁华的如同一个大市镇。不少的百姓,真的觉得日子很红火有奔头,温饱不愁的生活他们已经非常满足了,孩子还有机会读书,他们还奢求什么呢?
有些人把这些问题问了出来。
“我们到了洮州,孩子还有机会读书吗?”
崔莺莺和老爹站在学校的门口,接受大家的询问。
“大家希望孩子有机会读书,这是好事。三郎给我的信里说过了,他已经在那边筹建一所书院,书院会比白鹿书院还大,能接收更多的学生。大家过去了,孩子一样有机会读书,而且一样的免收学费。另外,已经在白鹿书院读书的学生,大家也不用担心,可以转学去洮州,也可以继续留在这里上学,张家依然会照顾他们的,视他们如子侄,衣食宿都会包揽。”
崔莺莺这席话,让许多人又改变了主意,既然洮州也有书院,孩子也有机会读书,那去洮州也不错。
“去了洮州,真能分到那么多地吗?”
“这个你们可以问大牛二牛,他们是刚从洮州回来的。”崔莺莺道。
大牛站到前面来,还有点紧张。
二牛倒比他好些,大声的道,“洮州很好的,河流很多,好多平坦的地,有不少还是能够直接水浇的好地呢。但那边人很少,本来有几万人口的,但上次打仗,好多本来内附的羌人又叛归吐谷浑了,也有一些百姓被掳了,现在那里地广人稀。听三郎说,洮州城的土地若开垦起来,足有不下百十万亩,可是那里现在才不过几千户而已。我们去了,有的是土地!”
“那里危险吗,番人会经常打不过来吗?”
“放心吧,有三郎在洮州,有六个军府五千多府兵呢,番人没那个胆量。番人其实没那么厉害,上次我们跟三郎押着粮草,半路上遇到三千羌骑呢,结果三郎一招计谋,诱他们入城,结果就来了个关门打狗,直接全歼了他们!”
这个时候,崔莺莺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如果大家愿意迁去洮州的,张家愿意买下他们家的田产,甚至是房屋家具等带不走的东西,价格公道。而且,我们会负责组织车马,送大家去洮州。”
按朝廷的规矩,朝廷所授之田,只有永业田可以继承、售卖。口分田不得出售,也不能传给子孙,但也有特例,那就是如果家人去世家贫无钱安葬,可以售口分田办丧事,其二,就是从狭乡迁去宽乡,可以卖口分田。
从灞上迁到洮州,这就是从狭乡迁去宽乡,他们能卖掉口分田,到了宽乡,朝廷还会再授他们一分田。这也是为了鼓励百姓迁到边疆移民实边。
灞上的田,多是塬坡旱地。好的地能值四五贯,一般的值两三贯一亩。
百姓手里多是朝廷均田授的地,也主要是口分田。多数人家里只有二三十亩地。
现在张家愿意买下他们的这些地,省的他们找买家出手,也省的被人趁机杀价,这是好事。再说破旧房子、宅基地,家里的家具甚至是树木等,这些张家都愿意买下。
这让很多人又去了几分后顾之忧。
不少人已经开始在张家登记报名了。
还有一些人家,则还在犹豫。不少人的儿子在洮州点了府兵,但家里还有的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了。
“这也好办,已经成家的儿子就让他们分家,留在灞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