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李府酒宴(第1/3页)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李忽都作为李府主人与众宾客连连共饮三杯,上了头五道菜,为酸、甜、苦、辣、咸五种基本味,众人均品尝了一下,宴会才算正式拉开帷幕。
同桌席之人,如先前只是闻名,从未相见,当互相喝上两杯,是为‘见面酒’。有好酒之人从自己左手或本桌长者开始轮流跟同席每个人喝两杯,这叫‘通关酒’。喝上两三桌自当收手,不然气焰压过宴会主人,太不给面子,除非得到府中主人暗示,或自认仗着海量肚腑,一路喝过去,自然算是‘酒精考验的好同志’,人人叫好,酒国英雄是也。若是府中主人不满,叫上百十个小厮换上服饰,找上两三个由头,轮流敬酒,估计这位‘好同志’挺不住了,当场喝出肝出血,喝不了兜着走。
有能力打‘通关酒’的人过了后,宴会随即进入下一轮--划拳饮酒。在这个节目,日常生意、人情来往之间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一酒泯恩仇,喝了这划拳酒仇恨就算化解了。划拳也有打‘通关’,两人之间一轮六拳,一拳半杯、或一杯酒。一轮下来,除非拳中赌圣,要数‘打关’的喝得多,而每个‘应关’的人应景要喝一杯酒,表示表示。
众瑶人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宴席,诸多美酒让他们大开眼界,什么烧刀子酒、葡萄酒、清酒、甜酒(米酒)、黄酒、绿蚁酒,各种五颜六色的酒、酸甜苦辣香的酒,不要太多。瑶人在山寨日常除了自饮自酿的糯米甜酒、米酒、丁郎果酒、杨梅酒,哪有什么口福喝到这么多天南海北的诸多名酒,尤其是烈酒(烧刀子酒)的烈、葡萄酒的果香、绿蚁酒的醇,让他们感叹来李府喝酒,真是不枉此行啊。
在瑶寨,每餐是少不了酒的,俗语有‘瑶家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凡有宾客临门,不喝酒不许进,皇帝也要灌三杯。而且瑶人饮酒用碗不用杯,且时常划拳为乐,称为猜枚。
美酒当前,众瑶人放飞自我,放开肚皮喝,敞开来喝,酒量才是战斗力,越喝越精神,越喝越畅快!蒙古人不懂本地话?没关系,喝成哥们才是真,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众瑶人要喝个痛快,哪里顾得上李府主人的面子,一路一路在内堂喝过去,逢人敬酒,喝,不喝?行,不行?男人不能说不行,女人不能说随便,比蛮夷还不如,以后怎么在静江商圈立足?
四个瑶人加起来是八杯酒,不带歇息的,酒力不行的人,当场被喝趴下了,丢了老大一个丑,有冤都没地方说,‘酒桌无父子,以酒论英雄’。
瑶人喝高兴了,更令李老爷恐怖的是,他们瑶人开始唱起祝酒歌来,声音又脆又亮,唐老头一马当先:“今天是欢乐吉祥的日子,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清香的美酒斟满酒杯,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来吧!朋友,举起酒杯,共祝愿大家幸福平安”。不正经的潘二,借着酒兴当场唱起山歌小调来:“哥想小妹在心间,想妹一天又一天。不知哪时得见面,哪时才到妹身边。想妹想得眼泪落,把妹挂在心里头。不知何时才能见,哥盼和妹来相逢。只要小妹来跟我,保你以后笑呵呵。坛中唱歌把哥意,唱玩山歌哥家去…”显然,潘老二不知在哪个山头勾搭上了一个瑶妹子。
被敬酒的汉人们没办法,瑶人唱歌,我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