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义说(第11/17页)
而已。故曰“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名者,非道之本也。以其始有所制,则于是有名矣。论语尧曰“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以其有所制也,故名随之。故曰“始制而有名。”有名矣不止,则用有时而竭,身有时而殆,故尧老而舜摄也。故曰“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上士闻道,厪而行之。故强行者有志。或志于名高,或志于厚利,非所谓志也。惟强行于道,斯可谓有志之士。
失不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圣人死而不亡者,无异于生。故曰“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居,
万物之资贷以生,则亦恃之而不辞矣。功成而不居,“巍巍乎其有成功,荡荡乎民无能名”是也。
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知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大象者,道之喻。执其大,则为万物之所归向。吾能顺性命之理,受之而不逆,故往而不害。能安则能平,能平则能泰。善安然后至于平,平然后至于泰也。
乐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夫五味之于口,五音之于耳,世皆沉溺而不知反者,以其悦之于口耳之间也。唯道之于口,则非味而常淡然耳。惟其不悦于味,而视道之无味;不悦于声,而视道之无声。则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其用不可尽矣。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天下之人常为阴阳转徙,而不知反。故欲张者必歙,欲强者必弱。知雄之为动,而当守其雌。知白之为明,而当守其黑。故处之以歙,则天下之张皆归之,而不为彼之所歙。持之以弱,则天下之强皆归之,而不为彼之所弱。
是谓微明。
非见机者,不能与于此。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鱼之为物,深潜退伏而藏于深渊之中,而不可脱于渊。圣人之利器,常隐于微妙,而不可离于朴也。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前言道常无名,言道之主。此章言道常无为,言道之变。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言道之主,故曰“万物将自宾”。言道之变,故曰“万物将自化”。侯王守道则无为也。万物将自化于道,故无不为也。庄子曰“无为而万物化。”
化而欲作,
化而裁之谓之变,言化欲作,作则动而已。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