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义说(第10/17页)
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算,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行,“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故无辙迹。“卮言日出,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故无瑕谪。六合之内,万物之间,不能逃其数,故不用筹算。善闭者万物不得其门而入,故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万物有成理,固有拂其理而逆之者。万物有常性,固有戾其性而梏之者。万物有正命,固有违其命而绝之者。圣人恻然于是,惟其所宝之慈以济之。因其悖于理也,发其塞而通之。因其戾于性也,除其害而若之。因其违于命也,继其绝而复之。
是谓袭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善人,教不善人者也,故善人,不善人之师。无不善,则不知善之为善,故不善人,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知其荣,守其辱,则守之以谦,虚而善应,故为天下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安于所安,则能去甚。以俭为宝,则能去奢。以不足自处,则能去泰矣。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明则人报之,幽则天报之。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人报之也。“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者,天报之也。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用兵者,不过胜而已。故曰“善者果而已。”果者,胜之辞也。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佳兵者,坚甲利兵也。兵,凶器也,所以为不祥之器。前篇言之已详,万物无有不被其凶害者,故恶之。有道者以慈为心,故不处。兵者凶器,动则万物尚恶,故有道者必无处此。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
夫战,非得已也。非得已,则虽胜犹不足以为善。胜而为善者,乐致人于死矣。此所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是也。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道常无名矣。名者,强名之也。朴者,道之本而未散者也。小者,至微而不可见者也。朴未散,则虽小足以为物之君。朴散则为器,器,则虽圣人,足以为官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