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4页)

    抱着装有分封、移封诏书的木匣,跟着老爷子上了御辇,刘荣早早就摆出一副我准备好了的架势,准备应对天子启必定会发起的考校。

    这既是汉家的惯例,也是天子启过去的习惯,以及天子启、刘荣父子二人之间的相处模式。

    却是不曾想,天子启开口说出的第一句话,却并不是让刘荣就袁盎遇刺身亡一事发表见解。

    “太后口中的田叔,太子可有所耳闻”

    被这意料之外的考题偷袭,刘荣不由得面色稍一滞;

    只片刻之后,却也当即调整了过来,沉吟措辞片刻,便从自己脑海中的档案室中,翻出了田叔的个人资料。

    “田叔,字子卿,赵国陉城人,田齐王族之后。”

    “剑术极为精湛,曾与太祖高皇帝年间的曲成侯虫达,为世人并称曰齐剑圣、赵剑仙。”

    “年轻时,于乐毅后人乐巨公门下治黄老,并在太祖高皇帝年间,为赵王张敖用为郎官。”

    “至贯高刺杀太祖皇帝案发,赵王张敖受牵连下狱,田叔、孟舒等十余赵臣身囚衣,剃发须,颈戴枷,以赵王奴仆之名入长安,志要与赵王张敖共生死。”

    “待贯高伏法,赵王张敖被贬为宣平侯,又尚鲁元主,田叔、孟舒等十数人,也得到了太祖高皇帝的接见。”

    “在太祖高皇帝查验过这些人的才能后,便各自任命为郡守二千石。”

    “代表性的二人,便是为云中守的孟舒,以及做了汉中守的田叔。”

    “为汉中守三十余年,及至太宗皇帝晚年,田叔因罪被罢免,赋闲于长安。”

    朝野内外,乃至于长安坊间,都总有一种声音不绝于耳。

    皇长子得立为储君,不过是占了长幼次序的便宜而已;

    若不是早生了两年,甚至若不是生在了凤凰殿,那皇长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染指储君之位。

    类似这样的传言,很难确定这其中,有绮兰殿那位大王美人的多少手笔。

    但天子启对刘荣这个储君,总归是满意的方面更多些,不满意,或差强人意的方面少一些。

    其中,又由以刘荣这手自带百科全书的特殊技能,最让天子启为之赞叹。

    “这个本事,太子一定不能搁下。”

    听闻刘荣徐徐道出田叔的来头,天子启开口第一句话,却再次跳出了话题本身。

    待刘荣略带些疑惑的抬起头,便见天子启唉声叹气道“这是好事。”

    “能记住百官众臣至少是记住大部分人的来历,对于储君而言,是好事。”

    “用先帝的话来说,有了这个本事,储君才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先去想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

    “首先关注做事的人,而不是某人做出来的事,可以更容易的看透事物的本质。”

    “只可惜,朕练就这个本事的时候,都已经是监国太子了”

    半带自嘲,半带感怀的对刘荣隐晦表示出认可,天子启便也回到了话题本身。

    却并非叙述,而是又一问发出。

    “既然知道田叔的来历,那依太子之见,田叔此去睢阳,会是什么结果呢”

    便见刘荣稍一思虑,便稍有些迟疑的开口道“田叔,一定会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非但能查清此事,甚至还能保证整座睢阳城,都没人会察觉到居然有人在查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